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| 撲下身子 深入群眾 用心用情擁抱石榴花
——記地區(qū)科協(xié)三級調研員白金玉阿勒泰新聞網-阿勒泰地區(qū)融媒體中心記者 古扎麗·阿布都熱西提
“三年援疆路,一生援疆情”。地區(qū)科協(xié)三級調研員白金玉作為全國第八批援疆干部,由起初的援疆后被組織選定留疆,近十年來,他用心用情續(xù)寫著“民族團結一家親”的故事。
白金玉在援疆期間任富蘊縣發(fā)改委副主任,負責謀劃推進援疆項目。三年間,他的足跡踏遍了富蘊縣各鄉(xiāng)村,在援疆項目的大力支持下,一大批農牧民喜遷新居,住進了寬敞明亮的“兩居房”(牧民定居房、富民安居房)。看到孩子們在援建的體育館內運動健身,看到老鄉(xiāng)們在援建的衛(wèi)生院得到就近及時醫(yī)治,看到鄉(xiāng)親們在援建的村組織陣地載歌載舞……白金玉感到無比幸福。
“援疆責任重大,使命光榮。我是一顆火種,把黨中央對民族地區(qū)的關懷溫暖傳播好,只有努力解決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才能真正體現‘民族團結一家親’工作的真諦。”這是白金玉常說的一句話。
留疆7年來,白金玉積極響應組織號召,戰(zhàn)斗在基層一線,與各族干部群眾攜手并進,共同譜寫了“龍疆一家親”和諧曲。
幾年來,結對親戚也在白金玉的幫助下,通過電商賣貨、靈活就業(yè)等方式增加了收入,并成功摘掉了“貧困帽”。“不拋棄、不放棄任何一個人,真心幫扶,所有人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才是真的‘民族團結一家親’?!卑捉鹩裾f。
近年來,白金玉與同事們認真分析如何把加強青少年科普工作作為推動“民族團結一家親”工作的新著力點、新課題,提出將阿勒泰天文館、科技館以及阿爾泰山中草藥博物館等場館資源進行整合,形成資源共享、同頻互動的大科普格局建議。在單位黨組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,大力開展場館聯(lián)合體行動。
兩年來,白金玉積極組織開展各族青少年夏令營活動340場(次),參加青少年3.6萬人次。扎實推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,目前,全地區(qū)已建地區(qū)級科普教育基地33個、自治區(qū)級11個。通過不斷創(chuàng)新活動載體、豐富活動內容,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,扎實開展好“民族團結一家親”科普宣教活動,引導廣大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“‘援疆’是一種精神,更是一份驕傲。今后,我將把本職工作做好做扎實,不忘來時之路,腳踏實地,只爭朝夕,在未來路上一往無前,砥礪前行?!卑捉鹩裾f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