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山腳下咖啡香!阿勒泰“咖啡+”模式解鎖文旅新玩法
阿勒泰新聞網(wǎng)-阿勒泰地區(qū)融媒體中心(記者 張楠)“滑了一冬的雪,最舍不得這杯雪山下的咖啡。”上海游客梅淑婷感慨道。4月23日,在阿勒泰市雪都不夜城克蘭河跨河廊橋上,“山冶Bistro”餐酒吧內(nèi)坐著欣賞河景的客人。這家開業(yè)于2023年的餐酒吧,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創(chuàng)意經(jīng)營模式,已成為當?shù)匚穆眯碌貥恕?/p>
4月22日,在山冶Bistro餐酒吧,暖黃燈光流淌在深木色吧臺,露臺外暮色正溫柔地漫過山脊線,咖啡的醇香在空氣中纏繞,此時,城市的喧囂早已被隔絕在層疊的青山之外,只剩咖啡余韻與壯闊山河景色相伴。
近年來,阿勒泰地區(qū)依托旅游資源優(yōu)勢,把咖啡文化與地域特色深度融合,咖啡業(yè)態(tài)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(fā)展。阿勒泰的咖啡香正與雪山、草原、民俗風情交織融合,形成獨特的消費吸引力。從街角小店到熱門景區(qū),咖啡經(jīng)濟如同一條紐帶,串聯(lián)起游客們的休閑時光與本地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。
4月22日,在山冶Bistro餐酒吧,暖黃燈光流淌在深木色吧臺,露臺外暮色正溫柔地漫過山脊線,咖啡的醇香在空氣中纏繞,此時,城市的喧囂早已被隔絕在層疊的青山之外,只剩咖啡余韻與壯闊山河景色相伴。
“我們以獨特的風景和較高性價比吸引顧客,周末基本滿座?!薄吧揭盉istro”餐酒吧咖啡師周洋說,“消費者對‘詩與遠方’的追求和審美品位的提高對經(jīng)營者提出了更多要求,不止環(huán)境和產(chǎn)品要‘出片’,還需要咖啡師在產(chǎn)品研發(fā)、原料甄選、沖泡技術(shù)等專業(yè)技能方面下功夫,才能讓‘咖啡+山河美景’充分釋放消費活力。”
今年冬天,布爾津縣禾木老村的沐野咖啡酒吧內(nèi),游客們在小木屋喝著咖啡,觀賞禾木美景,雪原木屋、霧凇白樺與遠處雪山,都融進了咖啡的暖意里。 圖片由咖啡主理人王希鳳提供
在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(xiāng)禾木村的“沐野”咖啡館酒吧,游客可以點一杯氣泡冰萃,再請老板幫拍一張“氛圍感”照片。這里為游客旅途中的休閑時光增添了些許“阿勒泰魅力”?!暗赇亸倪x址到裝修,最大限度保留了禾木村的原始風貌,與窗外的雪山、草甸相得益彰,我們主打‘慢生活’體驗,很多游客就是沖著這份閑適而來。”“沐野”咖啡館酒吧主理人王希鳳說,“今后,我們將打造多種場景,為游客們帶來更多美好體驗?!?/p>
阿勒泰市歸巢咖啡店《我的阿勒泰》創(chuàng)意咖啡。 圖片由店長李凱提供
眼下,阿勒泰正以“咖啡+”模式開辟新賽道。從庫迪、貝瑞、幸運咖等連鎖品牌的入駐,到獨立咖啡館“沐野”咖啡館酒吧在禾木村的創(chuàng)意實踐,當?shù)匾劳新糜钨Y源優(yōu)勢,把咖啡文化與民俗風情深度融合,形成“咖啡香伴雪山草原”的獨特消費I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