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詩意在阿禾
阿勒泰新聞網(wǎng)-阿勒泰地區(qū)融媒體中心(記者 王子源 常軼茹 實習記者 王景鴻 姚晨)
在阿勒泰,有一條仿佛探訪桃源仙境的景觀大道,它靜靜安臥在崇山峻嶺的懷抱中,詩情畫意的美景猶如大自然的神來之筆。它,就是阿禾公路。
在這里,不僅有澄澈似“琉璃”奔騰不息的河水,還有飽含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,更有吸引八方來客前來探尋的治愈系生活。
讓我們跟著阿禾公路沿線31個停車場和觀景平臺的“詩意”名稱,邂逅阿禾曠野的詩意與遠方。
1、翠微(K13+960)(面積3568㎡)
九嶷山上白云飛,帝子乘風下翠微?!珴蓶|《答友人》
翠微,指青翠的山色,也泛指青翠的山。一抹青綠交融的山色,藏著東方最浪漫的朦朧美。當暮色漫過阿爾泰山,踏月前行,回望來路時,山嵐氤氳間浮動的便是這抹翠微——如苔痕攀上古松的蒼翠,似光影浸透薄霧的微青。
2、鴻福橋(K22+460)(面積3500㎡)
鴻福,指洪福、大福,代表著廣泛而豐厚的福氣和好運?!傍櫢颉斌w現(xiàn)了阿勒泰人民對幸福生活、美好未來的期盼。
3、烏希里克(K27+457)(面積4882㎡)
“烏希里克”意為“柳樹條”。“無心插柳柳成蔭”,這里自古以來就是沼澤密布、水草豐盛之地。烏希里克濕地公園是以濕地草甸為主的開闊草原地貌,內(nèi)有沼澤、河流、湖泊、亞高山濕源、冰雪斗、泥炭等濕地,被譽為“古氣候的史書”。
4、克蘭(K29+397)(面積3597㎡)
克蘭河全長265公里,由北向南穿過阿勒泰市區(qū),最終流入額爾齊斯河。它從阿爾泰山南坡啟程,仿若一位身著冰紈的仙子,帶著高山雪頂?shù)氖崳┰矫Я趾?,向著未知的遠方奔涌而去。它是大地的詩篇,書寫著自然的瑰麗與生命的頑強;它是時光的見證者,流轉(zhuǎn)千年,賡續(xù)著草原文明的火種;它是心靈的歸宿地,無論游子漂泊何方,只要念起克蘭河,心中便涌起無盡的柔情與力量。
5、滄溟(K38+740)(面積3603㎡)
“滄溟”常被用于詩詞中,指代大?;蛏n天。
在宇宙幽邃的眸光里,海,是一闋無盡蔓延的藍色史詩,由太古的幽夢鋪陳而來。那深邃的藍,是夜的墨汁傾灑,暈染著歲月的霜痕,每一道波紋,都是時光鐫刻的憂郁詩行,緘默地訴說著亙古的寂寥與哀傷。那滾滾浪花,是大地遺落的藍色心臟,堅毅地搏動。
不待揚鞭自奮蹄,不負凌云,自有明月昭昭赴滄溟,徒越青山只此今朝。
6、扶搖(K48+100)(面積4890㎡)
“大鵬一日同風起,扶搖直上九萬里。”李白一首《上李邕》,以莊子鯤鵬意象自喻,寫出了萬人難擋的凌云壯志與狂傲風骨。
在盛夏,自阿禾公路起點一路前行,看青山不老,日月同風,不免感慨:少年自當扶搖上,攬星銜月逐日光。
7、云上(K55+913)(面積3756㎡)
沿阿禾行路至此,已攀升數(shù)千米海拔,觀山河,仰日月,在云海之中飄飄欲仙??丛凭碓剖?,像我們的人生,既有急湍猛浪,也有舒展的留白。也許,生活的松弛,便是在湍流中保持平和,守住心靈的羅盤。
8、纖凝(K74+720)(面積3311㎡)
“長空萬里,見嬋娟可愛,全無一點纖凝?!崩w凝,形容輕盈凝聚的云霧,常描繪出縹緲、柔和的自然景致,賦予云霧以靈動的詩意。
9、切肯達拉(K93+947)(面積4553㎡)
切肯達拉,以地名命名的停車區(qū)。
10、靈澤(K105+550-K105+650)(面積3266㎡)
“人間半夜天地白,靈澤一灑萬匯周?!膘`澤,指滋潤萬物的雨水。每一場雨,都有自己的名字。周邦彥的細雨叫輕絲,蘇東坡的陣雨叫跳珠,李白遇見的雨叫銀竹。但所有的雨,都能滋潤萬物而不爭,古人送其美名:靈澤。靈澤無聲無息,滋養(yǎng)著生命,讓世間萬物各得其所,蓬勃生長。
11、蒙口(K109+540)(面積4333㎡)
蒙口,以地名命名的停車區(qū)。
12、疏影(K113+300-K113+410)(面積3374㎡)
“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”林逋筆下的梅花神韻,仿佛就藏在“疏影”二字中。光影扶疏,靜默成詩。“疏影”,似有清冷之子姿,又具遺世獨立之態(tài)。
13、聽溪(K114+491)(面積4557㎡)
細聽山溪,淺奏清涼。自然山林中,聽一曲潺潺輕靈的山溪,飲一盞甘而潤的茶水,自在聞風,慢觀內(nèi)心。鬢角細細發(fā)絲,最先知曉風的行跡,不用抬手去拂,由它們?nèi)プ飨娘L的弦,于天地萬物之間,尋得一份內(nèi)心安定。
14、通巴(K122+280-K122+370)(面積4637㎡)
以地名命名的停車區(qū)。
15、樹海(K129+879)(面積3541㎡)
樹是另一種意義的?!押K谋加坎幌?,凝結(jié)為向上生長、向下扎根的永恒姿態(tài),在喧囂人間中安守沉默的挺立。樹海不揚帆,不驚濤,它只以千萬片葉子,在風中搖動如浪,輕輕訴說著遠古潮聲的片語只言。
站在樹下,恍然如立海岸,耳畔是枝葉間浪濤的細語;原來陸地上,也有無數(shù)無名的海在生長,在喧囂人間守護著體內(nèi)深沉而寂靜的澎湃。
16、擷芳(K134+712)(面積3703㎡)
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(fā)幾枝。愿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?!蓖蹙S曾至江陰,觀院中紅豆樹,又恰逢好友李龜年,思憶故人,寫下此詩,流傳千古。阿勒泰也愿天南海北的游客擷一縷獨屬阿勒泰的芳香,細細體味阿勒泰的溫情與美麗。
17、181吊橋(K141+226)(面積4777㎡)
以地名命名的停車區(qū)。
18、浣碧(K147+917)(面積3719㎡)
“浣碧”可理解為洗滌青綠色之物,也可寓意洗凈污濁、追求純凈,有勤勞善良、冰清玉潔等美好含義。
19、洛蘇(K149+340)(面積4119㎡)
溫婉嫻淑、溫和善良、春暖花開、大地回春之意。
20、攬翠(K151+460)(面積3696㎡)
“攬翠”中的“攬”字有包攬、摘取的意思,而“翠”則通常指綠色,代表生機勃勃、充滿活力的景象。因此,“攬翠”可以理解為摘取或擁抱翠綠,象征著擁抱自然、生機和活力。
21、丹洛(K152+210-K152+400)(面積4632㎡)
“五色戎葵明似錦,重臺丹若爛如霞?!钡?,寓意如石榴般,生活紅紅火火,充滿活力和熱情。洛,取自《洛神賦》,該文為三國時期曹植創(chuàng)作的辭賦名篇,以浪漫筆觸描繪了與洛神相遇相戀的奇幻場景,借人神之戀的悲劇抒發(fā)情感,兼具文學性與藝術(shù)性?!棒嫒趔@鴻,婉若游龍。榮曜秋菊,華茂春松?!边@一句形容洛神身姿的詩句,更是千古傳誦。
22、涵佑(K160+820)(面積4755㎡)
涵,意為包容,包含,還用于水名,水澤眾多。
佑,指保護、保佑,輔助、幫助的意思。
涵佑,寓意積極、坦誠、重感情,也寓意聰明智慧,志向遠大,必成巨擘。
23、晴空(K163+625)(面積3323㎡)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。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?!辈环粮鴦⒂礤a《秋詞二首》中的詞句,看阿禾萬里晴空,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,勵志冶情,喜不自勝。 24、夕熏(K164+860)(面積4746㎡) 指黃昏《後漢書·文苑傳下·趙壹》:“ 陟遂與言談,至熏夕,極歡而去?!庇嘈闳A的詩中寫道:“要一個黃昏 滿是風 和正在落下的夕陽!如果麥子剛好熟了 炊煙恰恰升起 那只白鳥貼著水面飛過 棲息于一棵蘆葦 而蘆葦正好準備了一首曲子......如此,足夠我愛這破碎,泥濘的人間。”
那便在阿禾走進這樣一個黃昏。炊煙裊裊,倦鳥歸巢。漫天霞光里,牧羊人趕著羊群歸來,玩耍的孩子披著滿身汗水回來,勞作了一天的人泡一杯茶,在裊裊的煙氣中卸下一身疲憊……這是一天當中,最溫情的時刻。
25、石人(K171+824)(面積3717㎡)
地名,在通往石林的路口附近。
26、托勒海特(K174+350)(面積2649㎡)
托勒海特意為“有天鵝的地方”,是夏季放牧的場地。這里水草豐茂,山清水秀,山上生長著云杉、紅松等原始森林,氣候十分涼爽,是觀草原風光的好地方。
27、霧海(K180+659)(面積2333㎡)
霧海,霧的海洋。它使一切歸于混沌,讓天地間看起來沒有了距離,置身其中就像融入了天地,有容乃大。
28、望禾(K189+591)(面積2073㎡)
一路行車至此,已經(jīng)可以眺望禾木村。禾木村的房子都由原木搭建,在充滿原始味道的同時也保持著神秘的色彩,漫步其中,仿佛走進童話世界。
上面是天,深藍明凈下是草場,一碧萬頃森林在右邊浩蕩,群山在左邊起伏,身邊河流淙淙,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盡頭,后面是山谷的另一個盡頭……
29、寒蘇(K197+500-K197+640)(面積3648㎡)
“寒蘇”二字取自雪的雅稱。“寒”字代表了冬天的純凈與靜謐,“蘇”則象征著復蘇與生長,正是“人類滑雪起源地”“中國雪都”阿勒泰。
30、碧落(K200+955-K201+054.6)(面積2700㎡)
東方第一層天,碧霞滿空,叫做“碧落”。“碧落”二字,源自道教《度人經(jīng)》“昔于始青天中,碧落空歌”,是東方第一重天初開時,云靄褪盡的澄澈青空色。
古人以“上窮碧落下黃泉”形容其高遠,王勃筆下“層巒聳翠,上出重霄”正是這一抹青藍的絕美詮釋。碧落是仙人垂釣星河的畫布,李白曾醉吟“明月出天山,蒼茫云海間”,而這一色恰似云海盡處的天光,空靈中藏著道法自然的哲思。白居易更以“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”勾勒碧落的縹緲仙韻。
31、探幽(K203+346)(面積1950㎡)
探幽,阿禾公路最后一個觀景臺,即將到達喀納斯景區(qū)禾木村。這里是童話中的綠野仙蹤。碎金撒入綠野,微光指引方向,循幽徑獨往綠林,枝條結(jié)成勁網(wǎng),捕捉清冷蒼翠色,仙霧繾綣彌漫,朦朧仿若入天堂,黑羽老鷹振翅,盡顯愜意高傲姿,河水平靜如鏡,萬物孤芳可自賞。走在夏日的林間,綠色的生命力就藏在幽暗的空間里,蘊含著無窮的、深不可測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