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老師的人生角色
那些生與死、榮與辱、聚與散,如果能用小說的形式來呈現(xiàn),或許能“一鳴驚人”。但我的文筆實在貧乏,費心湊成這篇短文,只想掬一捧“金山流水”,安撫當下因焦灼而饑渴的心靈。
◎克蘭
我和郭老師相識于駱駝峰下的地區(qū)賓館會議室。那年,他45歲、我22歲。當我坐在郭老師家閑聊人生時,他84歲、我61歲。如此跨度的時空聯(lián)結,大概就是所謂的“量子糾纏”吧!
四十年來,除開會、辦事偶有碰面,其余皆處于時空隔離狀態(tài)。沒有手機時,每到新年我們以明信片問候彼此;有了手機后,變?yōu)槎绦磐鶃?;可到了微信時代,反倒“失聯(lián)”。偶爾聽聞消息,得知郭老師退休后忙于律師事務,整日官司“纏身”,不忍打擾。直到去年暑期回阿勒泰,我才想起該去探望,翻閱通訊錄,竟沒有他的聯(lián)系電話。
心誠則至。我上網(wǎng)搜索,輸入“郭屏宇”“福?!眱蓚€詞,一條“兵團律師行業(yè)開展春節(jié)走訪慰問活動”的新聞躍入眼簾,我一眼就認出,那正是自己要找的郭老師。于是,微信聯(lián)系熟悉十師北屯司法部門的朋友,請他幫忙查詢,不到十分鐘,便有了郭老師的手機號碼。
考慮到老人的生活習慣,我選擇在午飯前致電,聽我自報姓名后,郭老師很開心,說是正在吸氧治療,簡單問候后約定擇日再敘。隔天,我們互加微信,視頻通話,相約福海。郭老師轉發(fā)了一段話:“幸福是什么?其實很簡單,只有九個字:有家回,有人念,有飯吃?!蔽疑钜詾槿?,將其配圖發(fā)在了朋友圈。
在第40個教師節(jié)前夕,我獨自駕車前往福海,按導航來到郭老師家附近。停車、上樓、敲門、門開,熟悉的音容瞬間完成溝通。屋里彌漫著藥草香,郭老師的眼神中透著堅毅。他讓我坐在沙發(fā)上,其夫人端來了茶水,自己則坐在臨窗的方桌旁。
我打開筆記本電腦,開始和郭老師閑聊。一陣天馬行空后,他見我打字挺費神,便笑著說:“小常,隨便記一記,我的經(jīng)歷都寫在本子上了,你可以看。”說著便拿起方桌上的幾本“線裝書”,我順勢坐到郭老師對面,只見“線裝書”封皮上行楷豎寫的毛筆字“陽夏解憂之上”(陽夏,河南省太康縣古稱)。我隨手翻開另一本“根在中原”,記錄了其家族簡史。
看到現(xiàn)成的文字材料,我暗自慶幸這次“采訪”可省事了,便換了話題。郭老師回憶道,改革開放初期,基層教師緊缺,當時他在良種繁育場當技術員,經(jīng)招考進入福??h二中,教授化學、生物兩門課程,后來還當了班主任,83、85屆的理科高考成績都還不錯,受到各方認可。之后,他擔任副校長,仍帶畢業(yè)班,1989年被評為“自治區(qū)優(yōu)秀教師”。
后來,為解決辦學經(jīng)費短缺問題,年過五旬的郭老師將精力轉向了勤工儉學。
1992年,他抓住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政策機遇,多方奔走協(xié)調(diào),終于促成校企與大學、研究所合作,創(chuàng)辦了“新疆希望制藥有限公司”,開發(fā)苦豆子恒溫減壓干餾技術,獲得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。制成藥“消疹靈”取得國藥準字號,苦豆子變“金豆子”。再后來,企業(yè)在改制中遭遇瓶頸,郭老師因此大病一場。
幾十年的人生閱歷,讓郭老師更加篤信法律匡扶正義的社會價值。早在1985年,他就通過“律考”取得律師執(zhí)業(yè)資格。退休后,迅速轉型,抱著“頭戴荊棘編織的桂冠,手持匡扶正義的利劍”的理想信念,做了二十多年的專職律師。其間,先后榮獲自治區(qū)“扶殘助殘先進律師”“十佳公益律師”和兵團系統(tǒng)“法律援助優(yōu)秀律師”等稱號。
聊著聊著,不覺到了午餐時間。我想請二老吃頓便飯,郭老師卻早吩咐老伴……四菜一湯,我們沒能吃完,剩下大半盒紅燒魚塊硬塞給我?guī)Щ匕⒗仗?,一同帶走的還有郭老師的“自傳”——手機拍圖打印成文稿后足有六十多頁,我一字不落地錄入電腦,竟然有上萬字。那些生與死、榮與辱、聚與散,如果能用小說的形式來呈現(xiàn),或許能“一鳴驚人”。但我的文筆實在貧乏,費心湊成這篇短文,只想掬一捧“金山流水”,安撫當下因焦灼而饑渴的心靈。